全美公共交通犯罪激增 衍生“陪行”志愿者

这里是美国   Monday 2023/02/20 17:04 PM
收藏
洛杉矶华人资讯网2月20日报道,(记者Cindy)近日,面对激增的仇恨犯罪、严峻的游民和精神患者问题,公共交通相关专家召开记者会,讨论如何面对公共交通安全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考验。韩裔受害者现身说法,讲述了一段令她至今仍心有余悸的仇恨犯罪事件。

2021年10月21日,41岁的韩裔女子Esther Lee在纽约地铁上被一名非裔男子吐口水,并被用F字头大骂为“(病毒)携带者”,向她使用侮辱性的肢体语言,Esther用手机录下了这接近一分钟的丑陋画面,全程周围没有人来帮助她,她被迫在中途下车换乘了。

https://twitter.com/CeFaanKim/status/1479906627083980801


Esther向纽约仇恨犯罪小组报告了这一事件,但是负责调查的警察Jessica Corey向她表示,是因为她拍摄影片激怒了对方,反而使得事态升级,警察还认为,由于对方没有使用含有对亚裔歧视的语言,所以案件不能定性为“仇恨犯罪”。直到两个月后,一个民事案件调查小组看到了这个视频,事件才被定性为仇恨犯罪。

“社区迫切需要能够解决公共交通安全的方案,尤其是对于少数族裔的女性”Esther坦言:“很多人在与NYPD对话后,都给出了负面评价”。

视频:41岁的韩裔女子Esther Lee讲述在纽约地铁上的遭遇。(来源:EMS提供)


“安全步行”陪伴式志愿者对抗恶化治安

Peter Kerre于2021年1月成立了名为“安全步行”(Safe Walks)的组织,他在Instagram创建了页面,招募志愿者,陪伴有需要的乘客,步行穿梭在公共交通站之间。Peter指出:“大多数情况下,受害者是孤身一人的,所以有一个人陪着你,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也坦言,这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因为这不是问题的根源。

Peter认为问题的根源有四个:首先,仇恨犯罪主要针对的是亚裔;其次,街道上的精神病患者增加;第三,游民增加;第四便是“房间里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现象,执法部门和社区之间的信任已经破裂,然而大家却对此视而不见。

Peter指出,警方在地铁上部署了大量的警力,增加了很多监控摄像头,并驱逐了一些游民和精神病患者,但是事实上,这些人会再次回到地铁上,这证明了警方的部署是徒劳无功的。

图:地铁的安全状况令不少乘客担忧。(来源:EMS提供)


加州参议员闵大卫(Dave Min)表示,他于2月13日提出第434号议案,法案名为:“属于所有人的公共交通:改善安全和增加客流量”,提案要求加州前十大公共交通系统,收集乘客遭受骚扰和歧视的情况,“为了更好的制定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更多硬核数据”。

Bart主席:客流量远低于疫情前

旧金山湾区捷运系统(Bart)董事会主席Janice Li表示,新冠之前,Bart的日平均载客量是43万人次,是Bart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总体的70%,每年约为10亿美元的收入,但是疫情期间载客量将至4%,虽然现在疫情看似恢复了,但是Bart的载客量仍然只有40%,远低于疫情前,“如果我们找不到新的收入来源,我们将无法支撑下去了”。

据统计,乘坐Bart的乘客,有三分之一的人家庭年收入低于5万,44%的人没有汽车,有三分之二的乘客是有色人种。

Janice说,为了能让更多的乘客重新回来搭乘Bart,Bart必须优先考虑安全问题,过去三年里,他们陆续推出了很多相关服务,包括:电梯服务员、危机干预专家、洗手间服务员和大使计划等,“我们在站台上安排了更多的Bart工作人员”。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0条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