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每日邮报当地时间1月22日报道,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人为引发的野火数量有所增加,这引发了专家对毁灭性大火的定义。数据显示,生成野火的原因由自然转向人为。

专家对1984年至2016年美国野火的最新研究发现,在过去,最强烈的火灾是由自然发火类型引起的,如雷击或厄尔尼诺风,这也往往是季节性的,更容易预测。
而人为的火灾可以是纵火引起的,也可以是意外引起的,例如香烟、烟花或其他疏忽引起的。
由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地球实验室领导的研究小组说,人为引起的火灾往往不那么棘手,覆盖的范围也更小。
但他们说,这种变化将使火灾与天气模式和正常季节脱钩,从而变得更加频繁和难以预测。研究人员说,这已成为“新常态”。
人为引发野火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破坏,因为不习惯定期发生季节性火灾的地区往往没有适当的措施来应付这种破坏性行为。
首席研究员梅根·卡托(Megan Cattau)说:“越来越多的人为火灾导致了火灾强度和规模的下降,但这未必是件好事。”
该团队研究了1984年至2016年间美国各地的火灾数据,将全国分为3300个网格块,每个网格块取自卫星图像,每个网格块长31英里,宽31英里。
他们将网格信息与180多万份政府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同时还收集了美国林务局火灾分析数据库的信息。
为了尝试解释这种转变,该团队指出了气候变化和建筑。
这些因素包括:年平均气温的上升使许多地区变得更加干燥,并覆盖了更多的可燃燃料来源,包括草、灌木和枯树。
与此同时,人类继续在新的住宅和商业开发区域进行建设,使新的区域暴露在潜在危险的人类活动中,如烟花或吸烟。
卡托说:“随着世界发展水平的提高,我们也会看到人类点火开关的增加。这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安全,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安全。”
这种转变也将火灾带到了以前没有火灾的地方,这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研究人员表示,以后由人类引起的火灾可能会变得更加频繁。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