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是否佩戴口罩在中西方文化中引起热议,纽约时报3月17日刊载的社论就该问题阐述了美国国内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该文写到,包括美国外科医生在内的许多健康专家都向公众表示,保护普通民众并不需要口罩,但医护人员需要这种短缺的物资。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让普通民众感到困惑,为什么只有佩戴者在特定领域工作时,口罩才能保护使用者。此外,官方还尝试告诉人们口罩需要正确佩戴,普通人没有正确佩戴的话口罩起不到作用。这种说法又再次为普通人不需要戴口罩的说法提供了支持。这就好比许多人洗手的方法可能是错误的,但我们会提供说明教他们怎么洗,而不是视而不见。
文中还指出,口罩虽然有可能并不完美,但他们仍然有效,并能够提供一定的保护。口罩一直被作为应对感染的标准对策的一部分,尤其是对那些脆弱的人群而言。世卫组织的官员在发布会上也佩戴了口罩。在2003年的SARS期间,许多亚洲高风险国家的卫生官员也都建议佩戴口罩。
文章指出,虽然口罩不能代替洗手和社会疏远策略,外科口罩虽然不会像N95或更高级别的医用口罩那样能过滤细小的病毒颗粒,但即使是佩戴外科口罩也比不戴口罩好得多。从流感研究中我们可以得知,戴口罩可以帮助降低传播速度。世卫组织和CDC告诉公众,如果生病就需要戴上口罩。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无症状感染者也可以传播病毒。WHO和CDC的确说过口罩会降低传染的概率,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使用口罩。如果告诉公众只有患病的人应该戴口罩,那么戴口罩的人就会受到歧视,人们可能因此而避免戴口罩。在香港和台湾地区,尽管有许多来自中国大陆的旅行者,但由于采取社会疏远和佩戴口罩措施,疫情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口罩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大流行病要求我们集体改变我们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提供这种明显自相矛盾的指导有可能适得其反,恰恰是因为缺乏信任才会导致囤积和错误信息。既然口罩短缺是事实,而且医务人员也确实需要口罩,但当局却并未采取相应措施。尽管数十年以来一直有专家发出警告,我们仍然没有为这种大流行做好准备,也没有尽力提高国内产量,导致了现在口罩短缺的局面。这是灾难性的,因为我们的一线医护人员应该得到最好的保护,如果他们生病了,我们的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文章评论称,呼吁囤积口罩的人把口罩捐给当地医务人员,效果可能好过宣传人们不需要或是不会正确使用口罩。这种说法听起来很老套,但却是事实,把超过两周的囤货捐出来是个合理的标准,因为CDC和WHO建议在家照顾轻症患者的人佩戴口罩,随着医院开始不堪重负,这将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研究表明,在灾难期间,人们可以表现出惊人的无私行为,如果当局的干预加剧不信任或将公众视为敌对者,他们的干预就会适得其反。随着大流行在整个社会中蔓延,我们将面临许多挑战,人们将需要合作,越早创造合作的条件,所有人的生活就会越好。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