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 “去中国化”是否可行

达拉斯华人资讯网   2020-04-14 03:11:51
收藏
据BBC 4月13日报道,受当前国际形势影响,高度全球化的产业链显得脆弱不堪,有专家据此向BBC表示,企业未来可能把部分产能迁出中国,分散风险。但也有专家指出,围绕中国的产业链是几十年来有机生长的结果,想要调整“既痛苦又耗时”,并非几年内能办到。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吴靖表示,相比于工业化早期,如今全球产品供应链日趋复杂化、网络化,似乎反而导致对风险的抵抗能力降低。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原因正在于中国的综合成本低。国家产能是否充足?受过训练的劳动力是否充足?政府的补贴如何?交通运输如何?这些方面都需要计算成本。

但在如今的形势下,成本不再是企业唯一的考量,产能集中在中国的风险逐步展露,交通阻断,工人无法返工,大量工厂被迫停工。跨国企业因此必须在成本和风险之间寻找平衡。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与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洪涛教授表示,企业会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把部分产能迁出中国。但“将产业链大部分移出中国既痛苦又耗时”。制造业转移到中国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要离开它,也非短短几年时间可以办到。

鉴于近期欧美各国暴露出的重要物资短缺问题,张洪涛预计,在未来会看到西方国家拥有更大、更强力的政府,他们会引导、鼓励或强迫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产品的生产,要么返回本国,要么迁到可以信任或者能够控制,或者价值观相同的地区或国家。

吴靖则认为,产业链的全球化已经发展到某种尽头,未来产业链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本地化、区域化,但是背后通过资本和技术进行全球化、网络化的联结。就比如中美贸易战持续进行,中国的产能是否可以转移到马来西亚,但是仍通过资本联结这些产能。



原创稿件,未获许可不得转载,切勿侵权。
标签 中国 产业链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0条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