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食物腐败和品质下降的原因很多,如:微生物的污染丶蔬果农作采收后的呼吸作用丶禽畜肉类及鱼肉中酵素所引起的自家消化作用等,想要减少这些问题对食物品质的影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食物存放在低温的贮藏环境。
每个家庭都会使用冰箱,我想大家都知道它的功能就是把食物贮存在低温下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并延长食物的食用期限。但是,如果我们把冰箱塞得太满,会阻碍冰箱的冷空气对流,大大降低冰箱的冷冻性能和影响食物安全,更可能缩短冰箱的使用寿命!建议冰箱摆放六七分满最为恰当,在食物或容器之间要尽量保留空隙,让冷空气流通使冰箱的每一个角落都达到理想的低温。
要注意“危险温度范围”
简单来说,家里的冰箱可分为冷藏(refrigeration)及冷冻(freezing)两大部分,“冷藏”主要是指将食品保藏于0-10°C左右(水分不冻结),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延长保鲜期;而“冷冻”则是将食物冻结在冰点以下的温度(<-18°C),大大降低其生物活性与化学变化,以提高贮藏品质及延长贮藏期。
造成食物腐败和品质下降的原因很多,如:微生物的污染丶蔬果农作采收后的呼吸作用丶禽畜肉类及鱼肉中酵素所引起的自家消化作用等,想要减少这些问题对食物品质的影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食物存放在低温的贮藏环境。
一般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大多介于5-57°C,称为“危险温度范围”(danger zone),食物应避免处于或尽量快速通过此温度区,以防止微生物的生长。冷藏室的温度通常控制在4°C以下,但冷藏只能减缓微生物生长速度,以及降低酵素活性与呼吸作用,因此建议应在两三日内将食物食用完毕。冷冻室则应控制在-18°C以下,一般微生物在此温度下会近乎停止生长,相较于冷藏更能有效地保持食物新鲜。顺道一提,在解冻肉类时,建议可提早将冻肉放在塑胶袋中,移至冷藏室摆放隔夜,让肉类慢慢变软并把肉汁吸收回肌肉中,这样就可避免肉汁流失及品质下降。
冰箱中不妨放置一个温度计,随时检查冰箱的温度。冰箱中食物的温度如果经常反复升降,容易加速食物腐败而缩短保存期限,因此建议尽量减少打开冰箱的次数和时间,使内部温度得以保持稳定低温而不至于过度上升,这样除了可以节省电费外,食物也比较不容易变坏。
冰箱食物要“先进先出”
新鲜肉类丶海产丶已煮熟的肉类丶奶类食品及蛋类食品等易坏的食物都应置于0-4°C的温度作短期贮存,所以应将这些食物存放在冷藏室的较高位置,但冷藏的食物一般都不应存放过久,对于需要长时间贮存的食物,应放置于冷冻室而并非冷藏室。不过,若将热带或亚热带的蔬果(如:香蕉丶番薯等)摆放于<10°C,其品质反而会降低,所以应贮放在特别为蔬果而设的蔬果保鲜室。
任何热的食物都必须待其冷却后才可以放入冰箱,以免令冰箱中的温度升高,除了会影响冰箱中其他的食物品质,还会增加制冷系统的负荷并浪费电力和金钱,故消费者应该等食物变凉后再将它放入冰箱。而所有食物(不管生丶熟食)要放入冰箱之前,都应用PE保鲜膜或保鲜袋包装好,可避免冰箱出现异味,食物味道混淆和相互吸收,食物或饮料的水分散失,以及汁液滴出而染污其他食物。
建议在冰箱的门上可以挂上一份具磁性的备忘录,帮助我们记录冰箱中所贮放的食物种类丶大概数量和购买日期,方便管理和取用冰箱中的食物,食品如有任何变质或超过保存期限,该丢就丢!最后,建议大家在取用冰箱中的食物时,可养成“先进先出”(first-in, first-out)的习惯,就是尽量先取用较早贮藏的食物,并且定期检查各个食品的保存期限,以避免食物超过保存期限,对身体健康都有很大影响。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