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丶气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丶雨水丶惊蛰丶春分丶清明丶谷雨丶立夏丶小满丶芒种丶夏至丶小暑丶大暑丶立秋丶处暑丶白露丶秋分丶寒露丶霜降丶立冬丶小雪丶大雪丶冬至丶小寒丶大寒。“二十四节气”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来源:网络